首页
藏品分类
新乡市博物馆数字展馆
搜索
藏品展示
光绪款斗彩描金碗
清代。高7.2厘米,口径19.3厘米。该碗深腹、敞口、低圈足,碗内底部饰以一朵斗彩西番莲,外缘圈以青花双箍线。外壁主体纹饰为六朵西番莲缠枝花卉,近底足处有一周仰莲,碗足底内以青花书写“大清光绪年制” 楷书六字款。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独具特色,碗壁六朵西番莲均循青花轮廓线再勾描金彩,金彩的使用协调了各种彩料之间的关系,避免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,使画面显得柔和悦目,是一件精美的馆藏文物。
道光款釉里红团凤纹碗
高6.9厘米,口径14.5厘米,底径6.5厘米。撇口,深腹,圈足。通体施白釉,洁雅静致。碗中心红彩绘一团凤纹,碗外壁均等绘五组团凤纹。器底书“大清道光年制”六字篆书印章款。凤为灵鸟,为鸟中之王,是中国传统文化吉祥纹饰。团凤纹在清代比较流行,是宫廷艺术品中的装饰图案之一,“眼长、腿长、尾长”是团凤纹最大的特点。道光团凤纹勾画相对简单,与嘉庆时期相比凤颈纤弱。
杨柳观音铜坐像
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
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,亦称“涂金”、“镀金”、“度金”、“流金”,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,涂在铜器表层,加热使水银蒸发,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。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,是一种传统的做法,至今仍在民间流行,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。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,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,先后称为黄金涂、金黄涂、金涂、涂金、镀金,宋代始称鎏金。鎏金工艺,是...
铜鎏金菩萨坐像
明代。高37厘米。
藏品分类
牧野华章1
牧野华章2
牧野华章3
牧野华章4
瓷器1
瓷器2
佛教1
佛教2
青铜1
青铜2
拓片
综合
书画
书画